上海交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力足——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近日预发布的《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》中,上海交大在《2012—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(本科)》这一榜单中排名第一。
“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”交大团委书记方曦介绍说,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“前中后端”三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,建设了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5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。改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,资助全校共计100余项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,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,有效“孵化”产出成果,因此能获得排名第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,交大2015级本科生刘宇翔告诉记者,正是得益于交大科创生态体系提供的前端土壤,他才能充分探究学术兴趣,潜心学术研究。荣获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特等奖的交大2017级博士研究生赵国成和他的团队设计的《基于漩涡水动力特性的触须集群式海底集矿装备》,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,身为科协主席,他不仅参与活动策划,还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举办论坛,为学弟学妹提供交流平台。赵国成表示,要让创新精神在一届届的交大人中传递生长。
来源:光明网 2017.12.21
原文:
